15位“特别致敬人物”中,共有7人与天津有着密切的联系:张伯苓、董守义、唐宝坤、牟作云、张长禄、程世纯、白金深。他们为中国篮球做出了杰出贡献,甚至推动了中国体育历史的进步,是许多里程碑事件的“主角”,天津是他们的诞生地或职业生涯的起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奥运先驱聘请篮球之父
“中国奥林匹克先驱”张伯苓一生担任过近70个与体育相关的社会职务。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张伯苓深受首位提倡军校体育的严复的影响。严复“论教育,三重其一,体智其一,德育其一,三者并重”的思想,也成为张伯苓日后在南开学校的重要实践。
张伯苓任教时,规定下午四点为全校统一运动时间,每天下午四点,每个学生都要准时到操场做自由运动,每周至少要上3个小时的体育课。甚至后来在重庆,学校也是“每天下午三点半,所有教室都锁门,大家要到操场上去组队,除了下大雨,天天不准逃出来练习、比赛。”
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大学学生人数只有1000人,但学校有篮球场15个、足球场5个、排球场6个、网球场17个、器械场3个,以及两块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到1935年,根据学校篮球统计,南开大学共有182个运动队,其中篮球队50个。据南开大学学生刊物《校园精神》记载,1916年4月,周恩来同学参加的“勇”篮球队和“勇”排球队双双夺得冠军。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天津。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篮球之父”的董守义出生在河北省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天津档案制度编纂研究专家周立成这样描述董守义后来的路:“诚然,一路走来,是他热爱体育、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与张伯苓的发现、重视和大力推荐也有很大关系。”1907年,董守义在保定同仁学堂第一次看到并爱上了篮球。1910年,他进入通县协和学堂,四年后当上了篮球队队长、体育会会长。毕业后,董守义选择了体育,来到天津,在天津青年会结识了张伯苓。不到一个月,他就被张伯苓聘到南开学校工作。
“南开五虎”成绩斐然
“董守义每周有三天半的时间,指导各校队的训练。”周立成说,在董守义和张继武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南开学校篮球队逐渐受到重视。1922年天津学校联运会上,南开队战胜青年会队、高等工业学校队、官立中学队、新书院队、北洋大学队等多支强队,夺得冠军;1922年,董守义又率南开篮球队在天津学校联运会上夺冠……南开队所向披靡。1923年,董守义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留学,主修篮球,是第一位出国留学的中国篮球学生。1925年回国,再次受聘于南开学校。
1929年,南开中学篮球队以南开大学的名义在华北运动会上获得第一名后,张伯苓带队,董守义执教,在上海战胜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篮球队、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冠军队等外国球队。光荣归来后,张伯苓特意制作了一枚“为国争光”的银质奖章,以南开学校师生的名义赠给主教练董守义。主力队员是著名的“南开五虎”:王希良、唐宝昆、魏鹏云、刘建昌、李国臣。唐宝昆是广东人,十几岁时就读于天津广东小学,其兄唐宝森是业余裁判。唐宝昆很早就接触篮球,进入南开中学时,他的室友就是王希良和魏鹏云。 在董守义等老师的提携下,唐宝昆很快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前锋,并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津报纸举行了全国108名篮球运动员的评选,“最佳前锋”唐宝昆荣登榜首,被称为“篮球王”。后来,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篮主教练,带领球队多次夺得全国冠军。
董守义对以前出版的《篮球》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改名为《篮球最新技术》重新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篮球专著。1936年,董守义率领中国篮球队参加柏林奥运会。1952年,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队总教练,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
首位奥运旗手、女篮最功勋教练
4月9日活动中,仍在世的“特别致敬人物”张长禄、程世春、杨伯勇等通过视频发来慰问。
张长禄1926年出生于保定路附近,他告诉记者,他就读的慈惠小学(现耀华小学)有室内外两块篮球场。中学时期,张长禄已是天津篮球界的名人,从学生队加入天津队、华北队,1952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篮球国手之一。1952年7月25日凌晨,张长禄和队友刚和波兰体育代表团打完比赛,五点左右从首都西郊机场出发。29日抵达时,代表团刚好赶上游泳比赛和闭幕式。这时,张长禄接到一则通知——担任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成为新中国首位奥运旗手的张长禄,当时身高1.815米,是代表团中最高的,也开创了我国历届奥运会男篮队员均担任旗手的先例,直到里约、东京奥运会,旗手都是其他项目的运动员。
1930年出生于蓟县的程世春也参加过1952年的奥运会。他幼年时就读于天津工商中学,16岁入选天津篮球队。1948年,他作为当时著名的天津“华胜”队和北京“妈咪”队主力队员参加了第七届全运会。他身高只有1.74米,但“后撤步跳投”技术却无人能及。退役后,他担任中国国家女篮和北京女篮的主教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程世春还注重科学选材、全面训练,他和同事剪辑了《篮球基本动作》、《NBA球星精彩动作》等视频录像,就是为了“帮助青少年从小打好篮球基础,才能根深叶茂”。
(接第11页)
(接第10页)
杰出成就和国际声誉
因为天津,因为篮球,很多体育人的人生轨迹有了不一样的际遇。
友谊的使者
武清人牟作云是继董守义之后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奠基者和先驱。他自幼在北京读书,运动成绩尤为突出。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选当时的国家篮球队。包括董守义在内,师范大学汇集了众多体育教育家。牟作云是“师范五虎”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他是中国男篮队员。
新中国成立后,牟作云与黄忠创办了体能训练班,这是新中国国家队的前身。1953年,新中国第一批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田径、游泳、武术等国家队队员进入天津,并从这里脱颖而出,登上世界体坛。出生于天津的张长禄、白金深等篮球传奇人物也被牟作云发掘和培养。1954年,他编纂了《篮球裁判法》,他也成为国家体委公布的首批18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之一。20世纪70年代,牟作云通过篮球交流,成为乒乓外交后的国际友好使者,与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友谊。
牟作云一生为中国篮球、中国体育事业努力拼搏,在国内外获得多项荣誉。2005年,中国篮协正式启用中国篮球至尊鼎足奖暨CBA联赛冠军奖杯,并命名为“牟作云杯”,以表彰他为中国篮球做出的贡献。
文武双全的学者教练
1952年,白金申入选国家男篮集训队,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名的球员之一。他1932年出生于天津,在天津一中读高中时,身高1米8,高中期间还入选过天津篮球队,代表华北地区获得全国篮球赛亚军。
入选国家队的那年,白金深与张长禄一起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1957年,他还成为国家体委首批公布的28名篮球运动员之一。
白金申还为中国女篮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作为北京女篮的功勋教练,曾率队在国内外各大比赛中屡获殊荣。白金申是篮坛有名的“才子”,他涉猎体育、历史、文学、哲学等多方面,程世春曾评价白金申“聪明好学,可谓博览群书,通天文地理,博览群书,口才出众”,并结合训练、比赛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篮球理论,被誉为文武双全的学者型教练。2002年,年逾七旬的白金申在回津讲学途中不幸离世,一代篮球传奇归根结底。新报记者单伟伟旧照全部由天津体育博物馆提供